众筹新闻,有多少生命力?

定制化的新闻有生命力吗?众筹模式似乎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运作模式,重新定义新闻,你怎么看?

众筹新闻,亦称新闻众筹,是指个人或机构向公众募集资金,实现特定的新闻报道计划。

2013年11月29日,众筹网开通国内第一个众筹新闻平台,该平台从产生到下线,存在了不足一个月。一度被看好的 “新闻众筹网站”——Spot.us,也早已停止了新项目的发起,首页发布的声明显示,2014年6月有可能重新恢复运作。而目前仍在运营的新闻众筹项目,实际影响力都不大,众筹新闻的生与死都在静悄悄的发生。

为更好地理解众筹新闻,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这个概念:一是发起者,即记者、自由撰稿人、新闻及其他机构制定详细可行的报道计划,并向公众推销该报道项目;二是平台,众筹平台搭建起发起者和资助者的平台,为发起者提供筹资渠道,为资助者提供回馈服务;三是资助者,即公众通过众筹平台,以捐助的形式资助发起者的项目,并获得一定的回馈。由此可见,众筹新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运作模式,重新定义了新闻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。

 

一、众筹新闻为何生?

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众筹新闻属于众筹的一种,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,因此,一方面众筹新闻具有和其他众筹项目产生的共同外部原因,如资金来源多样化、按需生产的市场倒推模式以及社会化媒体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;另一方面又具有新闻行业自身的原因,如传统新闻行业的衰退,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、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,这些都为众筹新闻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,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。

马克思恩格斯指出,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。技术的社会形成论认为,社会需求是推动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。创新扩散理论的提出者罗杰斯也曾说过,决定产品是否畅销的主要因素在于产品被消费者的感知 。无论是社会需求还是消费者感知,归根结底,指向的都是人的需求,换句话说,一个新事物得以产生发展,根本原因在于满足了人的需求。从上文对众筹新闻的解读来看,被分裂的的各个环节上对应的是不同的人群,正是由于众筹新闻同时满足了三个人群的不同需求,才得以作为一个新事物出现。

(一)发起者的需求

众筹新闻的发起者主要为记者、自由撰稿人、新闻及其他机构。作为发起者的记者和自由撰稿人可归为一类,是国内发起众筹新闻项目的主力军。在国外,新闻众筹发起较早,这种方式已经受到新闻和其他机构的重视并加以运用,以Spot.us为例,目前57.14%的发起者是机构,包括新闻媒体机构、环保机构、社工机构等等 。

对第一类群体来说,突破“体制和资本”的制约是其发起众筹新闻的主要需求。长期以来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受到的诸多限制,很多报道不能发布,而投身自媒体后,仍然缺乏变现渠道。

对新闻及其他机构来说,从其发起项目的说明来看,对众筹新闻更多是资金和自身推广的需求。目前发起项目的大多为非营利性机构或独立媒体,例如旧金山公共新闻、FMC(Fostering Media Connections )、公民行动影音记录资库、上下游新闻市集等,这些机构通过募集的资金,维持机构的运作或者制作超越新闻报道的专业报告。由于这些机构多趋向于小众或非主流,在知名度相对较高的众筹平台发起项目,通过项目的展示和邀请用户参与报道等方式,对自身也起到了品牌推广的作用。

(二)资助者的需求

众筹项目的资助者主要有个人和机构两类,个人资助者大多是匿名捐助,笔者在spot.us上随机选择资助者超过50人以上的三个项目——《Can Fog-Harvesting Save Drought-Stricken Communities?》、《Hydroelectric Dams Proposed in Patagonia Meet Fierce Resistance》和《The LA Justice Report》,三个项目的资助者共240人,其中留下个人信息的仅有15人,仅占6.25%。从spot.us、we-report和众筹网的新闻众筹项目中的资助者信息来看,实名资助的多为媒体行业人士,资助的需求可以归纳为三种:一是成就共同的新闻理想;二是希望看到优质内容;三是希望得到优质的内容。

资助者中的媒体行业人士更多的是出于第一种需求或目的,或者说是媒体人为实现新闻理想的相互力挺,这其中也颇有媒体人之间惺惺相惜的味道。多次在We-report上捐助的一名资助者写道,“我是記者,我相信We-Report一定可以有一番作为,我愿意用力相挺。”大多数沉默的匿名者则是出于对优秀内容的期待,少部分是为了特殊的奖励回报。随着自媒体的发展,各种新闻和分析文章严重泛滥,很多新闻失去了阅读价值,而主流媒体的内容倾向性严重,精英主义色彩过于浓厚,这种情况下,真正优质的内容资源变得更加稀缺。众筹新闻的垂直化选题,恰好满足了资助者个性化、精细化、创意化、差异化的需求。资助需求中的最后一类对应的是一些新闻机构或其他组织,通过这种资助获得最终成果的优先使用权,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宣传。

(三)平台方的需求

如同前文的发起者和资助者仍有细分的群体,不同众筹新闻平台也可以分为三类:一是是普通的自媒体;二是纯粹的新闻众筹平台,三是综合众筹平台下细分的板块。第一类平台可以是任何一种自媒体,例如最早试水众筹新闻的刘建锋在博客、微博发起“独立记录者诚征后援”活动,宋志标通过微信公共账号“旧闻评论”、博客提供小额阅读支付,这类平台上的众筹新闻依靠的主要是发起者的个人品牌,平台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几乎可以忽略,故第一类平台的需求在这里不做深入探讨。第二类的代表有Spot.us和We-report,第三类的代表有Kickstarter、国内众筹网的新闻众筹平台。

尽管种类繁多的新闻众筹平台都在不同程度的宣称自己的慈善、公益或非营利性质,但从目前后两类平台的发展来看,众筹新闻大多已有清晰的盈利模式,主要有佣金和广告两种。也就是说新闻众筹平台的需求仍然是盈利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例如Kickstarter目前采取收取佣金的形式,比例为融资额的5%,we-report为10%,Spot.us采取付费广告问卷的模式。国内新闻众筹平台在照搬了一段佣金模式后纷纷放弃,推行免费模式,尽管如此,筹不到多少钱的中国众筹平台仍然吸引了如此多的跟风者,其背后的深层次需求在于众筹丰富的盈利潜力,在众筹的大框架下,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都可以装进去,盈利只是迟早的事。

二、众筹新闻为何死?

众筹新闻在具有如此高需求的背景下,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,这种背离,有外部政策环境的限制,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众筹新闻自身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。如果说国内众筹网新闻平台的下线主要是迫于官方的压力,那么Spot.us的关闭,其他新闻众筹平台的不温不火,暴露更多的则是众筹新闻的先天不足。从Spot.us发布的声明以及对We-report网站的分析来看,除了政策的制约,众筹新闻衰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:

(一)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

能够支撑一个行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他的商业模式,众筹新闻也不外如此。尽管众筹新闻未来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天地,但目前仍存活的众筹新闻无一例外的采取抽取佣金的模式,而这一模式在国内的发展也并不顺利,遭遇了重重困难,国内很多众筹平台都已陆续实施免费模式。唯一提供了盈利模式新思路的Spot.us,在停止运营的原因上,在其仅有62个单词的声明里郑重提出,Spot.us没有按照预期的设想发展,会花费时间来评估自己的商业模式 。

(二)众筹新闻理念尚未深入人心

在众筹还未被公众熟知和了解的时候,在众筹这个大框架下产生的新闻众筹,公众尤其是国内公众对此更是知之甚少,再加上公众整体收入较低,面对多为精神回报的新闻众筹,公众资助与否看重的是发起者的个人魅力。纵观国内较成功的新闻众筹项目,项目的成功跟发起人的知名度有很大关系,例如刘建锋、信海光、侯继勇、赵楠等,整个国内众筹新闻市场,基本上是靠几个活跃在媒体或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在主导,这与众筹新闻的初衷是不相符的,这说明众筹新闻的理念并没有被广大公众所接受,几个意见领袖的出现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市场的发展,轰轰烈烈的名人效应过后,众筹新闻走向衰落也就不可避免。

(三)管理规则尚不成熟

国内众筹新闻的衰落与公众的认知有很大关系,而国外起步较早的众筹新闻走向没落的原因,则可能是在发展中遇到了的瓶颈。随着新闻众筹项目的增多,公众对这一模式愈加熟悉和认可,更多的管理规则亟待出台,例如众筹网站的功能如何优化,以适应发起者和资助者的新需求?现场众筹新闻如何开展?如何抵制众筹新闻中的商业诱惑,从而避免有偿新闻的产生?这些问题都是在众筹新闻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,因而Spot.us停止发起新项目,在某种程度上,可以视为一种行业的停业整顿。

三、众筹新闻如何生?

众筹新闻在未来如何更好的生存发展,除了期待政策层面尽快放松之外,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要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,其次是让公众正确理解和接受众筹新闻这一新模式,最后是完善新闻众筹线上和线下的相关规则。

(一)可以尝试的商业模式

众筹新闻仅靠资助,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或者维持平台的运行存在较大的困难,因此多采取众筹与其他方式相结合的商业模式。主要有以下几种:

1、众筹与发行相结合

在资助新闻报道并且交上报道的最终版本后,通过各种渠道出售首发权或对发行收入进行分成,比如新闻媒体、视频网站付费频道等。这种方式也是Spot.us之前所采用过的,报道出售成功后,Spot.us将重新返还原先的捐赠款,剩余一部分作为网站的运营费用。对于出售给视频网站付费频道的报道,可以按照观看的收入与视频网站进行分成。

2、众筹与设限免费相结合

平台在推出众筹模式的同时,可以鼓励用户发表自己的作品,让其他用户付费阅读。原创人可以在平台上发表一些作品,最初可能会有一段免费阅读的时间或是一定数量的免费阅读,但超期或超量后读者需要支付作者一定费用。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和《经济学人》等的“付费墙 ”,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类似的模式。

3、众筹与广告相结合

Spot.us在如何获取广告收入上,提供了很好的思路。利用网站的用户资源给企业做有偿问卷,用户完成调查问卷,会被邀请将5美元的广告收入拨给Spot.us上需要资金援助的采访项目,通过问卷这种形式,用户能对广告商产生更多的认识,并且他们的意见也能在用户问卷中显现出来,而且关键是的,用户不用花自己的钱便可以支持自己喜欢的新闻项目。 Spot.us在此过程中有没有获利并未对外声明,但平台完全可以参照此模式,从企业支付的广告金额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收入来源。

4、采取众筹的方式做独立媒体

De Correspondent 是一个荷兰语在线新闻平台,2013年9月30日,在完成了一笔总计170万美元的众筹活动之后,该平台被正式推出。 该平台提供各种新闻故事的背景、分析、调查性报告,凭借优质的内容获取再次捐赠。同时该平台坚持绿色无广告,进行内容的“一次售卖”,因而付费订阅也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。该平台的本质是独立媒体,机构内有自己的新闻记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,众筹只是作为其盈利的一种手段。虽然这种方式只是借了众筹新闻的外在形式,并未触及其灵魂,但对于传统媒体商业模式的转型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。

(二)众筹新闻推广

1、开源鼓励更多人参与运营

开源是指一些软件开发公司,采用开放产品源代码、免费分发等形式,让用户参与到运营过程中来,在减少了运营成本的同时,更有利于广泛传播。在众筹新闻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,平台可以借鉴这种方式,将源码开放,鼓励用户自己搭建更具本地特点或垂直领域的众筹新闻网站,调动更多的力量来推动众筹新闻的发展。Spot.us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实践,向用户开放其网站的源代码。这种形式较适合纯粹的新闻众筹平台,如Spot.us和We-report。

2、众筹项目交叉推荐

在综合性的众筹平台上,可以在较大的众筹项目里推荐新闻众筹项目,提高项目的曝光度,同时也可以鼓励知名度较高的发起者推荐新人。

除了平台推广外,项目发起者也要寻找机会推广自己的项目,扩大项目的认知度和接受度。

(三)完善线上线下的规则

1、注重项目审核

面对众筹项目的增多,将众筹项目的把关寄希望于资助者是不现实的,资助者或没有能力,或没有时间,去判断一个项目的好坏,因此,要想维持平台的健康良性发展,众筹平台应加大对项目的审核,邀请新闻行业的专业人士,组成审核团,对项目的质量及最终落实情况进行审核。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项目的质量,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公众资助的信心。

2、建立推荐机制

在新老发起者之间建立某种信息推荐的互动,为新人提高更大的成功筹资机会。让新人在筹资成功的项目中,体现个人的实力,利于以后获得更多筹资金额,从而实现更多的报道计划。通过这种良性循环,最终让新闻众筹冲破意见领袖独享的小圈子,实现真正的新闻众筹理想。

3、规避有偿新闻

Spot.us规定单一捐赠者提供资金数额不能超过20%,这种方式有效地规避了资助者对报道的影响,但仍然不能阻断双方在平台下的沟通交流。笔者认为,为更好地减轻新闻众筹项目遭遇商业撰文的压力,在报道完成前,平台方可以不公开发起人和资助人的信息。

众筹新闻应如何生存,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很多,由于其无限的想象空间,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,也着实难以预测,因此本文给出的分析可以说十分有限。尽管众筹新闻目前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,国内众筹新闻在短期内也恐难有实质性的突破,但笔者对其发展充满信心,这种全新的新闻运作模式未来会有怎样的面貌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本文系作者 翠妮儿 授权钛媒体发表,并经钛媒体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、作者和本文链接
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、交流、学习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,点击这里投稿 。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,点击这里

敬原创,有钛度,得赞赏

赞赏支持
发表评论
0 / 300

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实名制要求,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

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
  • 一个蛮吸引眼球的娱乐活动,新闻最需要的是自由

    回复 2014.08.08 · via pc

快报

更多

18:41

东方明珠:董事长沈军辞职

18:41

广东省茂名市委原常委、政法委原书记赵广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
18:40

嘉化能源:拟以1元-2亿元回购股份

18:36

恒大地产:截至2024年2月末,公司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人民币3203.05亿元

18:32

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会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

18:28

中证协:2023年券商营业收入4059.02亿元,净利润1378.33亿元

18:24

华兰生物:2023年净利同比增37.66%,拟10派3元

18:20

上交所:2024年启动沪市债券市场统一交易终端建设,进一步丰富科创板指数体系

18:19

登云股份:终止2023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

18:18

上交所:本周对退市整理股票退市博天和严重异常波动股票进行重点监控

18:15

《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规则》发布

18:14

8只中证A50ETF联接基金获批,4月初将集中发行

18:11

渝农商行:原党委委员、副行长舒静被查

18:09

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4年3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,共107款游戏获批

18:07

深交所:本周对“*ST左江”等涨跌异常证券进行重点监控

18:07

深交所发布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规则和三项配套指引

18:06

上海:2024年力争新增光伏装机60万千瓦以上,组织开展新一轮海上风电竞争配置

18:05

上海:加快引入市外绿电资源 2024年年内新购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40亿千瓦时

18:05

上海:2024年全市考核口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%

18:04

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星驱科技与无锡5家企业签署超30亿元合作协议

1

扫描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