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CTIS-文章详情页顶部

未来,你即极客

你开始检讨“碎片化”的生活了?别,请相信技术一定会将“碎片化”变成常态。

钛媒体注:是的,我们的生活正在“碎片化”,我们的注意力是分散的,连工作也是多重并进的——这与人类文化中一贯推崇的“专注”背道而驰。有时,你会厌恶并恐惧这种生活吧,因为它颠覆了你过去太多的习惯。然而,《翻转世界》(LIVE IN THE FUTURE&HERE IS HOW IT WORKS)一书(中文版由湛庐文化出版)的作者尼克·比尔顿(NICK BILTON)认为,你没必要恐慌。他并非盲目要吹捧这种生活方式 ,而是认真求证了大脑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,最后得出结论:大脑的学习能力很强,通过训练可以令其与技术一同“进化”。将来,人们都不得不训练自己的大脑适应多重任务,学习计算机的多任务处理方式,因为技术一定会将“碎片化”变成一种常态。

尼克是《纽约时报》科技专栏作家,并任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等职。喜欢尼克的读者,可以查看他在《纽约时报》网站的博客地址,需要翻墙哦,亲。今日的头条推荐,是由科技创新观察者李芳原创的书评:

 

-----------以下是正文----------

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,未来世界可能是属于极客的。也就是说,很可能属于那些技术宅、黑客、创客、死理性派、游戏大咖,甚至机器人,又或是一个由数据充当全身细胞的虚拟人。

假如你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,也许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。事实上,科技的飞速发展正令这个大胆的猜想慢慢向现实转化,构成传统社会的一切事物正加速崩溃。

尼克·比尔顿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趋势,他选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装备自己,享受生活在未来的快感,并在《翻转世界》(豆瓣页面在此可试读)一书里写下了自己对于技术摧毁传统生活方式的观察与思考。

 

比尔顿是谁?

比尔顿的个人经历很值得玩味。他称自己是从小就是一个“科技怪咖”,对任何有按钮或屏幕的东西都感到兴奋,而且“天生就适合这个无线世界”,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。他发觉自己专注于某一个主题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。

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,大概就只有“注意力缺陷障碍”或者“过度活跃的想象力”等词可以概括他了。

比尔顿最初的工作与也与技术无关,而是为电影设计标题,后来又转到包装设计和网络广告,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来的时候又去学了一年的纪录片,结果谁知他没拍纪录片,中途再度转换跑道,去了纽约一家传统周报从事媒体工作,最终加入《纽约时报》。在那里,他真正打开了通往未来生活的大门——他曾参与开发“时报阅读器”的新数字阅读计划,研究科技如何与生活整合,还曾任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员,探索在未来2-10年内可能普及的新技术。

目前,比尔顿最为主要的身份仍是《纽约时报》科技博客的专栏作者,一个在传统媒体书写非传统内容的人,这令他也有不少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到各种最新的科技产品。另外,“纽约最著名创客空间NYC Resistor的创始人之一”这个身份也相当值得一说,因为“创客”(Maker)是近两三年来涌现的最酷的概念之一,借助创意性的开源软件和机器人技术就可以重塑世界的组成方式(“极客统治世界”可见一斑)。

这么频繁地大幅度跨行业跳转,对任何一个非“注意力缺陷障碍”的人来说大概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不过,正是由于对多种事物都始终保持兴奋感和好奇心,比尔顿才发现了生活在未来的可能性,特别是发现各行各业都正在被技术改变,首当其冲的就是以《纽约时报》以代表的世界著名传统媒体。

 

绝望中的传统媒体

比尔顿曾讲到自己的一次尴尬的经历。《连线》杂志在采访他之后的报道里写了这么一段话:

尼克·比尔顿,《纽约时报》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编辑,并不怎么看重报纸。事实上,他甚至都拒绝让人把周日版《纽约时报》快递到他家……他讨厌的只是纸而已。

虽然有一句补充说明,但这段话仍令他不得不向自己所在的《纽约时报》公司道了歉,而他“完全搞不懂自己为什么要道歉”。

这样的经历即使放到中国也不会让人感觉陌生,只要问一问:你多久没看报纸了?纸媒的广告多久没有上涨反而下滑了?

比尔顿认为,未来世界,人类讲故事的方式会全面改变。如今,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已经受到挑战,设计和代码将成为新的替代工具。这意味着,精挑细选式的人力因素所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小,网络互动方式会以某种程度的自动方式来传播好内容、剔除坏的以及虚假的内容。

微博和Twitter上的新闻就是如此,它们由代码写成,通过UGC产生内容,用户们而不是专业编辑充当“媒体守门人”,而且无时无刻无处不在,由此产生的群体智慧可以无形中创造一种更高效的过滤机制。这就是社会化媒体,经历了最初的野蛮生长时期后已经日臻成熟。与此相关联的还有社交网络,比如微信的朋友圈、Facebook。在信息传播方面,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有异曲同工之处,传统媒体无论如何转型也望尘莫及,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,寰球同此凉热。

比尔顿称之为“绝望中的传统媒体”。

 

人人都是世界的中心

传统媒体的遭遇只是整个世界被技术颠覆的侧影之一。我们可以把比尔顿所说的未来世界“用设计和代码讲故事”理解成一种比喻,不止媒体传播,更多地是强调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个人的表达自由,关键就是技术把世界变平了,中心不止一个,而是多个,甚至无数人。

在科技的帮助之下,人人都可能变成世界的中心,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辐射他人,但不一定是全世界——你接收到的信息或商品都是个性化定制出来的,或来自社交网络中的朋友分享,或由软件分析了你的网络大数据之后推荐的;反过来,你所传播出去的一切也都只被特定受众接收,随后他们围绕你设定的主题和你互动;实体世界也是如此,各种智能硬件会洞悉你的意图、理解你的指令,替你管理好房子、车、办公室以及娱乐空间。

至此,你的生活方式就完成了从一个“原始人”到“极客式”的转变。早在1996年,尼葛洛庞帝就在其经典著作《数字化生存》中描述了这样的生活方式,比特重建世界、媒介再革命、虚拟现实等。他和比尔顿一样对由技术创造的新世界持乐观态度。近二十年之后,你不应该再为此而感到恐慌了,免得被技术所制约而不是驾驭它们。

除了传统中心的消失之外,由技术主导的世界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:碎片化。的确,上述生活方式都是碎片化的、注意力分散的,连工作也是多重并进的,这与人类文化中一贯推崇的“专注”背道而驰。

比尔顿并非盲目吹捧这种生活方式 ,他认真地去求证了大脑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,最后得出结论:大脑的学习能力很强,通过训练可以令其与技术一同“进化”。事实上,将来人们都不得不训练自己的大脑适应多重任务,学习计算机的多任务处理方式,因为技术一定会将“碎片化”变成一种常态,就好像大数据在网络中的分布状态一样。其实在Web1.0时代,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概念横空出世之前,以图文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产品已经把“碎片化”带到了公众面前,主要表现为网页滚动新闻、论坛消息等形式。人们专一的注意力被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冲击,迷惑与担忧随之而来。差不多过了十年,你也不应该再将其视作洪水猛兽了,而应该纳为己用。

 

极客式生活的核心:驾驭技术

如今,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产品一定会令你眼花缭乱,但我们总愿意做一个谨慎的技术乐观主义者,看未来人类借助技术是否可以达到1+1>2的效果。毕竟是技术在推动世界前进——工业革命之后,再到信息革命之后,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是呈现指数级发展的,与古代社会不可同日而语。但人并非天生就能接受变革,反而往往对变革感到恐惧、排斥,究其原因,应该主要是对新事物的不了解和不会利用。

比尔顿也发现了一些长久以来都存在的例子:漫画,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形式,蝙蝠侠、超人等形象都诞生于那时候的漫画,其中包含暴力、犯罪等元素。那个年代的人们确信漫画会戕害年轻人,一些社会学领域的专家也深信不疑。

是不是感觉有点似曾相识?没错,现在这些言论转移到后来的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上了,大众媒体几乎众口一词。但是,深究起来,被改变的不是内容,而是形式、媒介,也就是技术。

通俗地说,技术和金钱一样,本身无所谓善恶,只有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对其进行利用时,它们才会表现出或良善美好或十恶不赦的外在特征。而我们往往容易放大负面效应以吸引人注意,误以为技术本身就是坏的。比尔顿还举了游戏的例子:假如你坚信游戏在毒害青少年的身心的话,那么更要仔细看看它的另一面——现在外科医生们正在考虑将游戏纳入未来外科医生教育的一环,因为研究人员发现 ,某些游戏会提高医生们的手眼协调能力,让他们拿手术刀的动作更灵活,从而降低手术失败率。

利用技术去提高人自身的能力,正是极客的方式,也与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“人的延伸”理论不谋而合。

那么,未来每个人都要成为极客了。而极客的生活方式核心是“人能驾驭技术”,而非“技术决定论”。用比尔顿的说法就是,面对这些汹涌而来的技术大潮,“在你变得恐慌之前,请相信最重要的一点:我们一定会一起坠下这座悬崖”,传统的东西“不会回来了”。是的,他不是唯一这样想的人。(本文首发钛媒体)

本文系作者 李小荒 授权钛媒体发表,并经钛媒体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、作者和本文链接
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、交流、学习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,点击这里投稿 。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,点击这里

敬原创,有钛度,得赞赏

赞赏支持
发表评论
0 / 300

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实名制要求,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

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
  • 搜了才发现,此人也是《孵化Twitter》的作者诶,科技媒体出高手,吼吼~

    置顶
    回复 2014.04.02 · via pc
  • 任何人的极端的预言都 是胡说,世界未来决不是你们这些人所幻想的那样。一个最简单的证明就是,《回到未来》那部电影里所预测的2014年科技的发达程度,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做到。所以中国人不要信那些西方人的胡说好不?

    回复 2014.04.02 · via pc

快报

更多

09:38

下周解禁市值超1300亿元

09:37

摩根大通:自2022年Q4以来一直看涨黄金,黄金结构性牛市情况仍完好无损

09:31

重庆燃气:免去车德臣公司总经理职务

09:30

超微电脑暴跌逾23%,创去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

09:25

英伟达收跌10%,市值一夜蒸发超2000亿美元

09:23

埃克森美孚的市值去年1月来首次超过特斯拉

09:20

欧洲央行管委穆勒:若经济符合预期,6月后还将进行几次降息

09:17

欧洲央行管委温施:今年仅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非常低

09:16

美联储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:持续通胀被视为头号金融风险

09:12

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:未来将在某个时点减少日本国债购买规模

09:10

比特币已完成第四次减半

09:05

美股收评:纳指跌逾2%创2月份以来新低,英伟达重挫10%市值失守两万亿美元

2024-04-19 22:56

万丰奥威:互动易回复存在误导性陈述,公司及董事会秘书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

2024-04-19 22:54

立案调查14件、多收取的燃气费将全额退款,重庆通报燃气费多计多收问题

2024-04-19 22:46

玻璃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2%,现报1537元/吨

2024-04-19 22:42

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四次会议

2024-04-19 22:34

派拉蒙环球大涨超11%,索尼与阿波罗洽谈组团对其进行收购

2024-04-19 22:32

美联储古尔斯比: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将通胀降至2%的目标

2024-04-19 22:27

三部门:增强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,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同步部署IPv6

2024-04-19 22:24

中核钛白案处罚落地:对中核钛白实控人、中信与海通等预计罚没合计2.35亿元

3

扫描下载App